什麼是學名?
在動植物與樹木類書籍,首先都會看到動植物或樹木的中文名稱。有時動植物的中文名稱不止一個,甚至是一大串。在最前面的一個採用黑體字排版,一般稱為「正名」或「通名」;緊接在後的則是「俗名」或「別名」。但不管是正名、通名、俗名或別名,其實都不能稱之為學名。
那麼學名是什麼呢?全名應稱為「拉丁學名」,簡稱則為「學名」。
植物學名主要是應用在學術研究方面所使用的名稱,在國際上能夠通用又具有統一表達形式的植物名稱,才能叫做植物學名。學名主要是使用拉丁文書寫,並在國際上得到承認,而廣泛應用的植物名稱。
為什麼要使用拉丁文?拉丁文是一種定型的「死文字」,不會再有結構語法上的變化,所以用來作為植物的學名使用文字是最合適的。
目前國際上所採用的植物學名,是根據瑞典植物學家林奈(Carolus Linnaeus,1707--1778)所匯整的「二名法」,並通過國際植物學專業會議討論通過而固定下來的。什麼是「二名法」呢?就是一個植物的學名必須用「屬名」加「種名」來構成,並統一使用拉丁文。
例如陳小花,陳是姓氏、小花是名字,代表著陳氏家族中有個人叫小花,而“陳”代表的就是屬名,表示為哪一個家族、功效;“小花”代表的即是種名,代表著特色。屬名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,種名則為小寫。命名人的名字不管是全寫還是縮寫,第一個字母都應該大寫。
世界上的植物種類有很多,而各國的語言和文字又不同,因而植物的名稱也就會有所不同,就是在一個國家內也會出現不同的植物名稱,為了科學技術的交流,統一使用植物學名是完全必要的。掌握植物的學名,不僅有助於瞭解植物的親緣關係和形態特徵,而且還可以幫助掌握植物的有效成分。
例如桉油醇迷迭香,俗名為Roremary CT-Cineole,它主要的有效成份也就是Cineole(1.8桉油醇)。
有時我們在學名後面會發現加上了spp或var,spp指的是亞種;而var指的是變種的意思。
為什麼芳療師必須學習精油學名?
單一品種的植物會因產地、氣候變化、栽種方法及採收時間的不同,精油的成分也會隨之改變,這就是化學型的定義,例如常見的百里香精油,一般最常見的為百里酚百里香(俗名Thyme CT Thymol)、沉香醇百里香(俗名Thyme CT Linalool)、側柏醇百里香(俗名Thyme CT Thujanol),
但它們的學名都是Thymus vulgaris,而不同化學型的百里香精油都具有不同的功效,如果芳療師能夠進一步了解學名及精油的化學結構,那麼在精油的使用上便更能夠得心應手及更正確的使用在個案上。
留言列表